與直連法一致.
輻射感應法探測的擴展—盲測
a、盲測原理
盲測就是利用儀器的感應模式測出未知金屬管線及各種電纜的一種測試方法。它是利用發射機內置天線以一定方向向地下發射(同時也向空中)高頻或射頻電磁信號,當電磁信號碰到地下金屬管線時,此信號將被金屬管線以電流的方式傳輸,傳輸的同時管線上又輻射出二次磁場,接收機可在管線的上方接收到此二次磁場信號,既定位了管線位置的一個點,將所測到的管線位置點連接起來就是管線的具體位置既走向,這就是盲測的原理。
使用儀器感應法盲測是一種有效的探測管線方法,但也受到現場環境、鋪設管線的材質、埋設深度等因數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對一片區域的測繪必須結合現場周邊及已有的圖紙資料,對屬地用戶的調查和實地觀測等多種手段。
b、盲測的方法:
1)測前準備:盲測前須先將接收機置于與發射機一定距離范圍內,一般是5-10米之間,最好是7米左右。一人提著發射機與地面越近越好(盡量貼近地面)。不接任何線,打開發射機,頻率選高頻或者射頻(建議選射頻),功率選高檔。另一人手持接收機,機頭指向發射機的面板(正面),兩機相距7米左右。此時打開接收機,頻率選擇與發射機對應,然后調增益,使接收機盡可能不受發射機空中輻射出來的磁場信號的影響,一般是降增益(50DB左右)使接收機信號強度顯示在500左右,以此信號強度為基數,保持增益不變,保持這個距離,然后再進行盲測的工作。(注意:兩機距離近。接收機增益降的很低,損失了探測深度,減小了測試盲區。兩機距離遠,接收機距離遠,接收機增益降的少,能保證測試深度,但是輻射出的二次信號相對近點弱一點,同時盲區增大。)
a)盲測方法一:面測
(1)操作:在測前準備的基礎上,兩機正面相對,平行移動,移動速度不能快,要緩慢移動,使儀器有足夠的反應測試時間。以發射機為主動,接收機為被動,始終保持接收機機頭指向發射機正面及兩機一致的狀態。當接收機信號強度突然增大(增益不變,大于測前所定的基數。)說明發射機與接收機兩點之間有金屬管線。此時可以把接收機向上提一點,信號強度是否減小,向下貼到地面,看信號強度是否增大,如果是,則肯定判斷下方有管線。這樣就可以把垂直于移動方向(偏差角度為±10°)深度為2.5米以內的所有金屬管線全都測出,測出了已知點就可以用感應方法,把金屬管線的路徑測出,然后再換一個移動方向,又可查出與該移動方向垂直的管線,如此下去就可以把這個作業面內的管線查清。
(2)優點:測試速度快
(3)缺點:對一個測試面有盲區,是由于平行移動不可能分角度太細,還有突然轉彎的管線存在。
(4)特點:此方法對查找已明確方向但不知道具體位置的管線最快、最有效、最合適。
b)盲測方法二:點測
(1)操作:在測前準備的基礎上,兩機 面對,保持距離。一機(發射機)在被測點上以人為軸轉動(圓心),另一機(接收機)以兩機距離7米左右為半徑在圓周上同步轉動(注意:兩機一定要面對面轉動,即接收機機頭指向發射機正面。)。轉動時一定要盡量慢,使儀器有足夠的反應顯示時間。當轉到某一位置時,接收機信號強度突然增大(增益不變,大于測前所定基數),說明圓周上的這點到圓心兩點間有金屬管線。此時可以向上提一點接收機看信號是否減弱,再向下貼到地面看信號是否增強,如果是,則肯定判斷下方有管線。如此轉動一周,就可以把通過該被測點(R≤0.5米)埋深2.5米以內的管線測出。(建議:轉動過程中,以圓周上的儀器為主動,被測點圓心上的儀器為被動,同步面對面轉動。因為圓周上轉動量大,圓心轉動很小,以人為軸在轉)。測出管線兩已知點后,就可以感應方法將該管線的路徑測出。
(2)優點:對某一點來說,測試速度快、準,無盲區。
(3)缺點:一次測試面積小,小于R=0.5米范圍。
(4)特點:最適合點狀作業面的測試。
深度測試
深度測試是在路徑探測狀態下同步完成的,具體操作如下:
直讀深度
1)接收機置于電纜正上方,機頭指向電纜路徑方向,保持機器穩定不動;觀察信號穩定,且羅盤指向顯示居中,儀器左上角可實時顯示深度(單位m)及電流(單位mA)。
2)測深時,不要在轉彎,高低起伏和故障點處測試,這樣會造成測深誤差過大,或測試失敗。
80%法測深
1)接收機置于電纜正上方,機頭指向電纜路徑一致,保持機器穩定不動;
2)調節增益,使三位數字值顯示在70.0—90.0之間,比如當前顯示為85.0.
3)以當前顯示的值為基數,乘以0.8得出一個新值,比如85.0×0.8=68.0,這個值并不在液晶上顯示,而是在作者心中記住。
4)此時接收機沿垂直于路徑方向,保持同一水平位置,左右各移動一次,每移動一次到液晶三位數字值,心目中的值時,比如68.0即停止移動,并記下這兩次移動的位置點。
5)用尺子或目測這兩點的距離,即為電纜的埋設深度。